沐浴在溫暖的藍天下,這天我們享受著湛藍的天、乾爽的空氣和美麗的光,一別前四日的霧雨陰霾;海岸山脈、中央山脈乃至干卓萬山列全都一清二楚,腳下夾雜玉山針藺的短箭竹草原綿延不絕。
沒過多久便來到一山稜陡降之處,下方深谷是待會要下切的方向,但目標卻是眼前觸手可及似的這座龐然大物:大石公山。
「哇!原來這就是大石公的真面目!」我停下腳步,細細觀察前方大山頭上,一根小小的凸起石筍,如同蘋果的短短蒂頭般可愛,卻也像鯊魚牙齒般尖銳,矗立在蒼鬱的渾圓山頭上,後方左邊略尖的山頭是百岳名山丹大山。雖然中央山脈上類似的獨立岩塔,大概只有遠近馳名的牡丹岩了,但兩者的壯觀程度,還真是無法相提並論呀!
這個一般人可能不太有機會聽到的山頭,是我此行的朝聖目標之一,過去研究這區地圖時,便一直看到「大石公」與「小石公」山。覺得山名特別之外,在華人信仰中「公」代表著具有神性的人事物,比如「大樹公」,所以猜想會不會是因為這樣而得名的呢?在如此晴朗的天氣下,親眼看見大石公的身影,已滿足我對這座神秘山頭的窺探之慾,剩下的,就是到祂跟前好好感受一番了。
*大石公山資料雖少,但確實有傳說存在,以下摘自上河文化 Sun River Culture《台灣百岳導遊圖14 七彩湖・六順山》:「大石公山的布農語稱作Hato Kokoab,是「老鷹陷阱」的意思。相傳以前有個部落小孩,被大老鷹抓到空中,他的父親見狀便拼命追去,追到大石公時,親眼看見兒子被放在大石公岩上面。他的父親遂拔刀衝向大石,但被驟起的狂風大雨阻擋,無法救回孩子的生命。又說這塊奇岩妖氣重重,縱使能夠翻越過去,也無法活著回來。」
此乃地利村流傳的「老鷹石」的故事。地利村居民以布農族卡社群為大多數,其傳統領域確實能遠眺大石公一帶的中央山脈主脊,但真的非常遙遠,而距離大石公最近的布農族人為丹社群。或許我們也能在丹社群族人的口中,聽到他們關於這顆特別的大石頭的傳說,有機會再來跟詠恩聊聊吧!
#南三屋脊大散步・ 遠眺大石公